close

世界盃智慧機器人大賽( 2018 FIRA Robo標籤貼紙world Cup )結果出爐,年僅 7 歲半的雙胞胎陳柏任、陳柏羽是本屆年紀最小的參賽者,卻一舉在 U14 競賽項目中勇奪第 3 名,備受各界關注。事實上,這對雙胞胎戰功無數, 6 月即榮登「 2018 全國國鼎盃工程創意競賽」最小年紀得獎者。談起奪勝心得,「團隊合作與不斷練習」是最大秘訣。

本屆「 2018 FIRA Roboworld Cup 」世界盃智慧機器人大賽共有來自 12 個國家、 1200 位選手參加,其中, 14 歲以下( U14 )參賽者共約 240 人、 79 隊參加,年僅 7 歲半的雙胞胎陳柏任、陳柏羽是本屆年紀最小的參賽者。

雖然年紀小,但這對雙胞胎的本事可不小,在 U14 競賽貼紙印刷中獲得第 3 名的好成績,做出的機器人可以依照程式要求踢球、舉重、過沙坑等,在現場循跡準確的完成超難度的比賽動作,令人目不暇給、印象深刻。

而早在今年 6 月,小小年紀的雙胞胎兄弟就已是屏東縣政府舉辦「 2018 全國國鼎盃工程創意競賽」最小年紀的得獎者。被問到比賽獲勝的關鍵,今年國小 1 年級的陳柏任分享「要團隊合作與不斷練習」。

由於不同顏色的物體,其反射的可見光的波長不同,白色物體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見光,黑色物體則吸收各種波長的可見光,所以當條碼機光源發出的光經光闌及凸透鏡1後,照射到黑白相間的條碼上時,反射光經凸透鏡2聚焦後,照射到光電轉換器上,於是光電轉換器接收到與白條和黑條相應的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號,並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出到放大整形電路.白條、黑條的寬度不同,相應的電信號持續時間長短也不同.但是,由光電轉換器輸出的與條碼的條和空相應的電信號一般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將光電轉換器輸出的電信號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後的電信號仍然是一個模擬電信號,為了避免由條碼中的疵點和污點導致錯誤信號,在放大電路後需加一整形電路,把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電信號,以便電腦系統能準確判讀.整形電路的脈衝數位信號經解碼器譯成數位、字元資訊.它通過識別起始、終止字元來判別出條碼符號的碼制及掃描方向;通過測量脈衝數位電信號0、1的數目來判別出條和空的數目.通過測量0、1信號持續的時間來判別條和空的寬度.這樣便得到了被辯讀的條碼符號的條和空的數目及相應的寬度和所用碼制,根據碼制所對應的編碼規則,便可將條形符號換成相應的數位、字元資訊,通過介面電路送給電腦系統進行資料處理與管理,便完成了條碼辨讀的全過程.

雙胞胎的教練「科豆 STEM 機器人教育機構」,同時也是台灣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宋德震說:「這些得?的孩子都不是天才,但他們天生就是一個小小 Maker ,只是學校的課程無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及動手做的慾望。」

「透過好玩的過程把教學『遊戲化』,引起他們主動學習的動條碼掃描器機」就是宋倉儲管理系統德震帶領這些孩子進入機器人領域的秘訣。他說,有些孩子負責組底盤、有的組舉重機構、有的負責寫程式,角色不是固定的,所以彼此都知道對方和自己的責任,在一起久了就可以培養團隊協作的默契。

而最近在教育界興起了 STEM ( Science 、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 Math ),就是透過一個主題,把多重科學的概念應用在教學中,並培養跨領域的素養。

手動條碼掃描器比較簡單,掃描槍內部不帶有掃描裝置,發射的照明光束的位置相對於掃描槍固定,完成掃描過程需要手持條碼掃描槍掃過條碼符號,這種條碼掃描槍屬於固定光束掃描槍。光筆和大多數卡式條碼閱讀器都採用這種掃描方式。自動掃描是指條碼掃描槍內部含有使掃描光束做掃描運動的裝置,如旋轉鏡組、擺鏡等。自動掃描的掃描光源為鐳射的為自動掃描的基本原理圖。掃描光束從雷射器(LS)發出,穿過半反透鏡面(BSP),再通過週期性旋轉的棱鏡(PG)的各反射鏡面,形成雷射光束的掃描運動。與此同時,照明光點在條碼符號上的反射光通過旋轉棱鏡的鏡面,經半反透鏡面(BSP)反射,經過會聚透鏡彙聚的光電探測器上。在這個掃描結構中,鐳射的掃描光束未經過接收光的透鏡系統,保持著鐳射光束細窄、光能集中的特點。但在透鏡系統外,鐳射光束和接收系統的光軸保持重合,這樣就保證了鐳射的照明點就是探測器的接收點。手持鐳射條碼掃描槍的掃描裝置一般用擺鏡代替棱鏡,在內部震動線圈的驅動下擺動,實現掃描。而在超級市場中的全向鐳射掃描槍注一般採用旋轉棱鏡掃描和全息掃描兩種方案。這兩種掃描方式都能產生多個方向、多個位置的掃描。在掃描光路中,每一個平面鏡和棱形旋轉鏡的多個鏡面組合就能形成某一個方向上的多條掃描線。三個平面鏡和旋轉鏡面的組合就構成了三個方向上的多線掃描。而掃描光點經平面鏡、旋轉鏡面原路返回,再由複合物鏡彙聚到光電探測器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ardaking 的頭像
    janardaking

    janardaking的部落格

    janarda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